首頁 祖師&師長 關於我們 課程下載 法藏文庫 道次第FAQ 道次寶藏 藏文學習 活動照片 各中心連結 道次世界之友 友誼連結 網站地圖
LAMRIM WORLD MENU
總說
道前基礎
道次第FAQ
道次第FAQ 道前基礎 親近善士問答集-1
問題: 親近善士問答集-1
回答:

 問:在「令發定解故稍開宣說」分的科判是六個,這六個次第是先說所依善知識之相、能依學者之相,意樂依止、加行依止、依止勝利、未依過患、攝彼等義,是按照這個次第來的。但是在您給我們講《功德之本頌》的時候,就祈加持的時候,它的次第是要先思惟依止的勝利、不依止的過患、意樂依止、如理加行依止,由這個祈加持。然後我查了《掌中解脫》也都是以這種次第來實修。想請問仁波切,宗大師在「稍開宣說」的時候是按照這種次第,但是「實修」的時候卻又把依止勝利提到前面,然後,再修意樂依止、加行依止。請仁波切開示,為什麼這麼安排?還有實修的時候是否要按照剛才說的次第?

答:對。我們剛剛有講科判的名字「令發定解故」,這六個科判是為了了解而講,不是為了修行而講。這六個科判是從哪裏開始呢?從「令發定解故稍開宣說」,所以,它是為了給我們修依止善知識之前該要了解的為主,它不是說修行的時候怎麼修為主。

問:如果我們不聽您的這個解釋就去修,可能我們自己修的次第就是亂的,所以,聞思與實修的次第必須是善知識講解,我們才知道,是不是?

答:對。所以是「令發定解故」嘛!

問:《廣論》不是我們自己去看就能明白了,必須善知識開示實修的次第應該是怎麼樣子的,我們才能夠知道?

答:就實修的時候,這一部分也是要定解、了解,是吧?所以,剛剛《廣論》這六個科判裏,第三個科判「如理修依止善知識」(彼應如何依師之理),這就是實際上修的。但是不管是不是實修,在剛開始我們辨認所依的善知識的時候,也是要了解的。不管哪一個階段,我們都要好好理解。所以在「令發定解故」這個科判裡,實修的也有,不是實修的只是我們要認識的也有,什麼都包括在裡面。

問:在「正以教授引導學徒之次第」,您跟老師講的翻譯我覺得可能……?如果是正教授的話,是指教授正式開始的意思,但是在漢文裡如果說是「以正教授引導」,因為「正」在漢文裡有時候有正、邪的意思,所以如果翻()成「如何以正教授來引導」的話,有可能讀的人會按「正確」的意思去理解,而不是理解成「教授正式開始」。前面等於是教授之前的一個準備工作,然後到這裡是「教授正式開始」。所以,如果把藏文翻成漢文「以正教授引導」容易有歧異。法尊法師這種翻譯「正以教授引導」其實從漢文上可能更準確?這是我個人的看法。

答:這個看法是不錯,但是,這個意思就有點不準確。以藏文的意思來說,確實是講「正教授」。「正教授」就是已經到真正的要講的東西,就這個意思。前面的「聽聞軌理」還沒有到真正要講的東西。

廖老師補充:這裏的正教授,不是正確與否,是指「正式」或「正行」的正,就是有別於之前講的是加行的部分。(同修補充:倫珠梭巴格西英文版的《廣論》闡釋,翻譯過來是「實際」的教授)這裡主要是指正行,就是之前還沒有進入正行。

問:道之根本依止善知識,您說「根本」是指善知識是主要的緣,《廣論》第24頁第4行,有「尊重為因」,這個因與緣要怎麼理解?

答:「尊重為因」就是很重要的一個緣的意思,你們學過因類學的話就知道,一般來說,「緣」也是「因」,「因」也是「緣」,這兩個是同義,是「因」的話一定是「緣」,是「緣」的話一定是「因」。以「因」字和「緣」字來說,是同義;但是,「因緣」連在一起的時候,就不同義了。連在一起的時候,因是近取因的意思,緣是俱生緣的意思。所以,沒有跟「緣」字連在一起,直接講「因」的時候,也是對的,沒有錯的。而因與緣連在一起的時候,這兩個是不同的意思。

問:(問題聽不清楚。)

答:在《上師薈供》(法本)裡講「您是上師、您是本尊、您是護法……」,講您是上師是表示更重要。您是本尊、您是護法的時候,就是旁邊照顧的是您,什麼都是您的意思。所以說,您是上師、您是本尊,後面講您是護法的時候,就把他當成緣裡面比較不是那麼重要的緣,所以也是屬於一個讚嘆,讚美善知識對我們幫助多大、幫助多好的意思。

    重點是什麼呢?是剛剛我們講的,譬如以菩提心而言,這個菩提心的法從哪裡得到的,就要在這些上師面前祈禱()、七支供養、對他生起信心、感恩,這些是非常重要,但是這些是緣。比這些還更重要的是什麼呢?我們自己在菩提心這個法上要聞思修。不是只有對上師依賴、依止的心那麼強,那也沒有作用,只有這個也無法生起(菩提心),還是需要聞思修,也就是說,自己聞思修是因,這兩個連在一起才能夠生得起菩提心。所以在上師面前累積資糧,然後對善知識的意樂依止、加行依止,這些都要做,這樣的緣分也要圓滿;因的階段,自己的聞思修也要下功夫;然後才會有菩提心的成果。

問:《廣論》24頁倒數第5行,「總諸至言及解釋中,由各各乘增上力故」,這個「各各」是指善知識嗎?

答:「各各」是指不同的乘,如小乘,大乘的般若乘、密乘。

問:倒數第4行《經莊嚴論》是誰造的?跟《莊嚴經論》是否一樣?

答:彌勒佛造的。彌勒佛造了五部論,兩個莊嚴,兩個辨別及一部《寶性論》。兩個莊嚴一個是《現觀莊嚴論》,一個是《經莊嚴論》。兩個辨別,一個是《辨中邊論》,一個是《辨法法性論》,再加上《寶性論》。《經莊嚴論》與《莊嚴經論》是一樣的。

問:善知識十種德相及具八分之一,請問八分之一是十德其中具有二德,還是每一種德都具足一點點?

答:每一種都要一點點。

問:這裡是十分之八還是八分之ㄧ?

答:現在講「八分」的意思是指前面法友這十六個行相的八分,這裡沒有馬上講十個條件喔!是講法友、伴友有十六個行相,十六個行相的八分就變成兩個。《妙臂請問經》裏面是講法友的十六個行相,如果有具備八分之ㄧ的話,就可以當法友。跟這個道理一樣,阿底峽尊者談到我們依止的善知識的話,也是可以八分之ㄧ。

問:如果這樣那十六個的八分之ㄧ,就是兩個?

答:是啊!講十六個的時候是兩個的意思。但是,現在講十個的時候就不講兩個,也不講十六個的方式,那是用什麼方式呢?把(十個條件)整個混在一起,每一個條件的難易等等都連在一起,然後,再算八分之ㄧ,所以就是每一個條件都要具備一點點,這樣可以理解嗎?這個就有點難解釋,怎麼算八分之ㄧ,有一些爭論,有一些就説剛剛講十六個行相就變成兩個,如果我們把這個道理、這種方式連到()十個條件混在一起(來算)的話,那就變成1.25,這個可不可以?不是這樣解釋,有的人有這種想法,那就不對了。所以,我們要了解,八分之ㄧ是把十個條件所有的難易等等都放在一起,然後才算八分之ㄧ。到這裡,所依的善知識就差不多講完了。接著,講能依的弟子相。

問:《妙臂請問經》十六個行相裏,為什麼把形貌正,潔淨姓尊,當為善知識的行相?

答:這十六個不是善知識(的條件),是一般世間的好的友伴,這個不是修行的意思,只是找一個世間好朋友。

問:正住與不墮黨類,它的重點是瞋他法派…會不會變成不分是非了(問題聽不清楚)

答:你講的沒有錯,我們需要有自己的一個見解,沒有錯,但是不可以把它當成究竟。

問:產生定解的時候,定解心所與執為究竟有何差別呢?

答:產生定解已經變成究竟的時候,就可以把它當究竟,如果沒產生定解之前,不可把它當究竟,所以,有的時候把自己的執著當成究竟的感覺,這就是不對的,我們就要把它分清楚,這種就變成沒有正住的一個問題。

問:…(聽不清楚)

答:心類學裏面講的是疑心所,現在,我講的是這個人是在疑的階段,也就是正中的意思,不是真正在心裡有懷疑的意思喔!心裡是處於「什麼都有可能性」的當中。

問:…(聽不清楚)

答:如果我們已經生起比量、已經生起定解的話,那這些就是可以依靠的,可以把它當究竟,也就是它是準確的、究竟的、可靠的。可是,我們在執著的情況下,把它當是一種究竟,這種我們要區分,這是我們真的有一個定解嗎?真的是我推理而發現到了嗎?這個我們要區分。所以,我們要學習因明的道理就是在這裡,有時候自己認為這個理由是正確的,實際上這個理由不是正因,是相似因,所以,我們學習因明的作用,也是我們能夠可以判斷,哪一個推理我是對的,哪一個推理我沒有圓滿,並不是正因。

問:如何區分究竟定解與執著?

答:這個我們就要多學習一點,有時候我們就把它混在一起,自己覺得我非常肯定,但是在執著的情況下肯定,那就不對了!我們的肯定,是後面要有正確的因、正確的邏輯、正確的道理,那就可以成立。但是,在正確的道理、正確的因方面,有時候我們也是會誤解,會錯誤的判斷,所以,我們要學習正因是什麼、相似因是什麼,然後,慢慢就會理解我的這種推理是對的,或我的這種推理是有問題的,然後,從那裡就可以判斷,我自己認為的定解,是真的定解?還是把一種我執著的當定解?

問:27頁第6行,「應當了知,彼諸德相,勵力尋求。具其相者,」其中「勵力尋求。」的句點是不是應該改到「具其相者」後面?

答:沒錯。應改為「應當了知,彼諸德相,勵力尋求,具其相者。」

問:上次仁波切在講善知識五相時,說他的重點是在於「要去修行」,那麼在修行這方面如果跟前面十個德相相比的話,十個德相中比較重要的是這五個德相,而這五個德相若強調他要去修行的話,是不是這五個德相會比十個德相的條件更高,特別是在通達實性這部分?

答:五個條件也是從十個條件裏面出來的,所以就不會高。我們要先了解,十個條件分前面六個是自己要得的,後面四個是利他的,但是,利他的部分也是有實修。譬如,我們說成佛要有法身與色身,現在我們因的階段也需要有方便的菩提心與智慧的空正見,兩者都要,後面才有法身與色身。所以前面的菩提心也是為了我們自己的修行,利他的四個條件就屬於方便的,自己修方便的法,所以,利他的修行裏面,最主要的就是以大悲心為主,在大悲心的基礎以上,有其他那些善巧開示等等的輔助那很好,如果沒有,有大悲心也是不錯的。

    前面的六個裡面就是廣大的聞思,教理三藏方面都通達等等,五個德相裡有四個是前面六個裡面的,但前六個裏面廣大的聞(教富饒)及超越弟子(德增)這兩個就沒有計入。四個就是三學、空正見,三學就是大小乘共的,一位上師對弟子教菩提道次第三士道的法的話,對於下士道、中士道這個小乘的法能夠教,大乘的法也能夠教。這兩個,我們分的話,下士道與中士道的法上的修行來說是以三學為主,上士道的法修行來說,以空正見與大悲心為主,所以五個條件的重點就是講大小乘共的下士道、中士道階段的三學,對上士道的法上面,就要有菩提心與大悲心的修行。所以,前面六個裡面三學與空正見是主要的,其他廣聞三藏教理通達,以及超越弟子這兩個是補充的,如果,這兩個圓滿的話也好。所以,五個條件的意思,是五個條件都要相當不錯的都要具備,剩下來的五個,沒有那麼圓滿,有一點點就可以了,是這個意思。

問:第25頁第10行,「達實性者,是殊勝慧學,是謂通達法無我性,或以現證真實為正。此若無者,說由教理通達亦成。」其中「是謂通達法無我性」在這裏是不是可以理解為比量的證德?

答:沒有錯。

問:他在教弟子的時候,第25頁第7行,「言大乘尊重者,謂是須一,若講說時,能令發生無量知解,若行持時,於後聖教,能成何益,當時能有何種義利。」這裡面「若行持時」是指學生的修持嗎?「於後聖教,能成何益」這是什麼意思?修行一定會對他有利,為什麼又來一個「能成何益,當時能有何種義利。」這是指學生聽完了要去修行嗎?

答:這是指學生的修行,前面是講學生的知識方面,他聽法就能夠把法貫通的一個感覺,這是知識()方面的,證方面就是學生修的時候,老師開示的、就剛剛好非常有幫助。所以,老師的開示有兩種作用,一個是教方面能夠幫助學生整個貫通,一個是修行方面,老師開示的就好比藥,剛好可以醫到這個病。

問:那「於後聖教」是指學生將來的證量或是修行所得到功德,不是指外在佛教的聖教?佛教興不興盛?

答:這個有點麻煩了,這個不是聖教的意思,(藏文典巴)是開示的意思,不可以用「聖教」。

廖老師補充:這裡跟聖教沒有關係,「於後聖教,能成何益,當時能有何種義利。」按照藏文來解的話,這個聖教在藏文也有開示的意思,上師的開示最終會有什麼利益,暫時會有什麼利益?所以,「於後聖教」應該是說開示的究竟的結果能成何益,這一句要講究竟的結果,「當時」是指暫時,也就是上師的開示,究竟會有什麼利益,暫時會有什麼利益,主要是講這個。

問:第2頁最後一行,前面說善知識是不一樣的,這裡是講要順總佛教,也就是針對道次第善知識的德相,可是目前的情況,學廣論的人會以這個條件去要求、去找自己的善知識,如果沒有學菩提道次第廣論的人,那他在尋求善知識的這部分,有沒有一個尋找的標準?

答:譬如禪修,我們學的法是不同的,就可以不需要找這十個條件的善知識。如果,比如也想學習戒律,如學習南傳方面的戒律,也不需要觀察他是否具備這十個條件。所以,就是看你是學習什麼法來抉擇。但是,另外一個問題是宗大師的建議,學習這樣的道次第的法,這就是對我們最好的,名字是不是「菩提道次第」無所謂;有沒有用「菩提道次第」的書無所謂。本身想修行的一個弟子要走的道路,真的要學習的話,宗大師建議要走這種道,譬如先共下士道、共中士道…,確實是應該這樣走是最好的。也就是不管怎麼樣,學佛就一定要學道次第的感覺,名字有沒有用「道次第」無所謂,有沒有用「道次第」的書也無所謂,他的建議就是一個學佛的弟子,應該這樣學習對我們最有幫助。

問:前面聽聞軌裡講,由講聞法至扼要故,以前所集的罪障會消除,這個「扼要」是什麼意思?(P23.3)

答:這個「扼要」,常常用的時候,我也搞不清楚。

廖老師補充:這裏「講聞法至扼要」就是前面講的,講說者有講說者的軌理,聞法者也有聞法者的軌理,兩方面都做得很完善,「至扼要」就是指兩方面都做得很符合那個軌理,不曉得這樣有沒有解答你的問題。

問:我覺得沒有回答,像廣論講下士道、中士道,都會講一個量,什麼叫做到?什麼叫沒做到?有沒有給這個標準。

答:這個標準是他前面有沒有如理地做,如果有如理地做,不管聽聞或者講說,他一定能夠達成目標,扼要的「要」,意思就是它的重要目標,也就是能夠達成重要的目標,講聞軌理有如理做到就可以達成這個目標,前面所說的如理就是標準。

問:換一個方式來講,就是您在講法,我們在聽法,怎麼樣子能夠讓我們做到扼要?

答:這個主要就是看我的動機,比如,前面講的,說法者及說法的時候,需要具備什麼條件,聽法者也是一樣,要具備什麼樣的條件,這些具備的話,就算是如理,這樣子的話,就可以說是「扼要」,能夠達成這個扼要的目標,這個看個人,每個人都不一樣,你們聽的人有各種各的,有的是扼要做到一點點,百分之一、百分之二…或是多一點,就是各種各的都有,就有不同嘛!

問:善知識的二種依止方法,一種依止比較多的,一種是依止比較少的,我們會想最好是依止一個,我找了一個依據,原來我從那兒讀來的,在郭和清居士翻譯的《菩提道傳承諸師修心語錄一切悉地生源》裡面有一段霞惹瓦大師的語錄,大概意思就是說現在一般學法的人,聽到哪裡有人說法就去聽,可是,種敦巴大師一生有五位師長,而這五位師長其實有一位只是傳了他字母教他讀書,另外一位只是傳了他優婆塞戒,還有一位(米抵班智達)是教他翻譯,真正種敦巴依止過的其實就是生准大師以及阿底峽尊者。而且還有一種說法,其實說他在生準大師面前學的那些東西,除了依師之外其他的都不對,所以,他說對的東西都在阿底峽尊者那兒學的,所以,就會產生一種想法,好像只要找一個最對的,依止一個就好了,這是第一個問題。另外,從《華嚴經》來說善財童子他參的每一位善知識,都是由上一位善知識指示的,你去見誰、跟誰學什麼,然後,阿底峽尊者的傳記也提到,他從勝敵婆羅門開始,到後來的善知識包括羅侯羅古達,都是前一位善知識說你去找誰求什麼法,阿底峽尊者就去找誰求什麼法。以前還聽到一種說法說就算你要去找其他的善知識,也不是你自己可以選的,而是這個弟子以前的老師讓你去找誰學,你才可以去找誰學,否則是不可以的,就這兩個問題?仁波切我說了太多,您明白我的意思嗎?

答:太明白了。先就第一個,後代的祖師寫了很多的道次第,太多了,但是我們要記得,宗喀巴大師寫的這個道次第是最圓滿的、最精準的。其他後面的祖師寫的,很多就是有一點自己想拉到哪裡就拉到哪裡,也就是他的解釋可以拉到左邊也可以拉到右邊,拉(解釋)的時候又用很多理由。有的地方宗大師雖然有講,但是,這個方面他不想再多解釋一點,因為他自己的意見、想法有點不一樣,所以,他就不用特別拉就把它放著,然後,自己喜歡的這部分就拉(解釋)多一點,長一點這種(情形)挺多的。

    最原本的、宗大師寫的這樣的一本書,後代的祖師沒有一個能夠這樣子寫的,所以,我們的上師(法王)雖然常常有傳道次第,但是,他沒有把後代祖師寫的書當成最主要的,他一直講,一直講,不斷重複講宗大師的《菩提道次第》,他還是一直常常說:我不是那麼了解這本書,這本內容太深了、太有意義了,很有意義,所以就很難了解,意義是很廣很準確的,不是()自己想解釋、就拉,就拉到左邊拉到右邊。經典或比較有智慧的人,他講的內容很廣、內容有很多意思,不會有太偏向的這種話,他講的意義不管什麼時間什麼階段都可以用的,有很準確的程度;有的就是時間不同、對象()不同,就會一直變的。宗大師的道次第不是這種內容,它是很準確的,所以,雖然後面祖師寫的那些論典,跟道次第有關的雖然蠻多,但是,我們要理解,這個跟宗大師的道次第有天地的差別,所以,我們一定要抓著宗大師的東西。後代的祖師他自己喜歡哪一方面解釋,就拉左拉右,對於這種論典方面,我們不要那麼的(全然相信),要認識它有這種缺點。它也有它的優點,有時候對我們會有一些幫助,但是它也有它的缺點。

    宗喀巴大師的句子裡面,剛剛我們有念,他說:「謂於未修心」在還沒有修善知識的這個階段來說,就是少的比較好,他就講得很準確,也就是超越這個階段,那就多的好,就這個意思。剛剛你的這種解釋裡面,種敦巴大師主要是什麼什麼上師,其他,後面他就沒有依止什麼什麼,這樣子的話很容易誤解。因為,如果是這樣,那種敦巴大師依止善知識修得有問題!他過去接觸的一些善知識,他後面就不依止了,這個就很糟糕啊!種敦巴大師那麼偉大的一位修行者,他過去的一些善知識,他就不依止了,就放在一邊,然後就跟什麼(善知識),這就有很大的問題。

    另外,又說所有的都是自己的上師引導,或是自己的上師沒有講的話,就不會去接觸這些,我覺得這個也是…。阿底峽尊者,他所有的上師互相的見解,什麼都一樣嗎?不是,有很多不同的。如金洲大師是唯識見,其他的就是中觀師,金洲大師他自己一定會認為他的唯識見解是最究竟的。中觀的這些祖師ㄧ定會認為他的見解是究竟的,唯識的有問題。阿底峽尊者兩邊都要聽,最好的中觀見解他也要聽,這兩個的見解不同的時候,這邊的祖師就跟

檔案: 道前基礎-親近善士問答集-1.pdf
首頁  祖師&師長  關於我們  課程下載  法藏文庫  道次第FAQ  道次寶藏  藏文學習  活動照片  各中心連結  道次世界之友  友誼連結  網站地圖  堪誤回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