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尋找具格師長
首先,要找老師。這位老師,必須對佛法有完整的理解。如前所述,佛法有許多不同的層次,然而,我們不該以為初級階段裡老師只講初階的法,所以他不必學好整套完整的佛法才能教我們。大家別這麼想,因為這會有一個缺點。
我們要知道,佛法還能住世多久,很難說的,因此,我們必須把握機會快點修行,早日成佛。對我們這種想快速成佛的人來說,雖有下士道→中士道→上士道顯教→密乘這種走法,或者說小乘大乘以及大乘顯教與密乘的道路。面對這樣的次序,我們該怎麼走?
首先,下士道階段,我們要走「共下士」,而非「不共下士」。走不共下士道,會停留非常非常久,這不對;同理,中士道階段,我們要走「共中士」,而非「不共中士」。否則,在不共中士道那邊,又得停留非常非常久的時間,這也不對;再來,上士道階段顯教這裡,也有「不共的顯教」,同樣會停留太久、時間太長。總之,我們應避免走入「不共」的道路,而要選擇「共」道。
對於選擇共道以期快速成佛的人來說,位於下士道時,他的老師必須懂得如何引導他走上共道,即「共下士道」。如果老師不懂共的這塊,也許會引領他走偏到不共那邊,這就不對了。所以說,引導的時候,老師懂得整體,才會帶我們走上共道,是吧?不懂,就不會做到共的。
因此,我們不能認為老師教的是下士道的法,所以他沒必要懂中士道與上士道,也不必了解顯密教法。這種想法,不對喔!
我們找的老師,應具備如《菩提道次第廣論》所說的十個條件( 善知識十德 )。而這十個條件,講的重點是這位老師必須通達整個大小乘法,顯密圓融。千萬不能以為自己現在先學小乘等基礎的法,之後才學大乘顯密,所以初期的老師不必全部都懂,反正我們只學小乘而已。不要這樣想。跟大小乘都懂的老師學習小乘的法,比較好。所以,找老師的時候,要注意這一點。
還有一點很重要的是,現在找的這位老師,應以「法友」的角度向他學習就好,不可以把他當真正的上師。因為我們還沒有資格把他當上師,我們本身還不到這個位置,根本沒有能力。
總之,找老師的時候,有二個重點。第一,應尋找一位通達大小乘顯密完整教法的人,然後跟著他學習。第二,學習時,應視之為法友,先不用當他是真正的上師。
二、透過論典才能正確掌握佛經內涵
再者,有些人認為,學習佛法,學的是釋迦牟尼佛的法,所以,應該直接看佛經就好,這些經才是最源頭、最純淨、最正確的。不少人有這種想法。但是,對不起!沒辦法這樣子學習。
雖說這種想法也不能算錯,可你們也要聽釋迦牟尼佛的話啊!世尊親口說過,佛滅後四百年,眾生已不能理解《般若經》的顯義;九百年後,連《般若經》的隱義或道次第的法,也無法了解。換言之,世尊的意思是我們直接看經,根本看不懂!祂已經明講了。所以,這些都是世尊開示的,你們也要聽啊!
那我們該如何學習呢?佛說,應追隨龍樹與無著。
因此,主張「直接學佛經才是最正確、精準的學習方式,而論典,乃後代不斷加上去的東西,不夠純正。」的想法,可適用於現代的論著,但不能以這種角度看待過去祖師寫的東西。
現代的著作,的確不少是東堆西疊弄出來的,所以「讀經不讀論」的觀點,沒什麼錯。然而,過去祖師們寫出來的論著,則完全不是這樣。過去的祖師都有相當的證量功德,他們寫的論典,能精準抓出最正確、關鍵的法理。所以,祖師的論典,不是東抓西湊拼出來的,而是顯明精準地指出核心要義。我們若用「讀經不讀論」的想法來看待祖師的論典,也太看不起這些祖師了。好像自己現在是什麼樣子,也把祖師看成同自己一樣的水準,這樣的態度與做法,根本就錯了!我們跟祖師,是天地的差別啊!
現代人寫的論著…怎麼說呢?…一個是根本沒具備造論的三個條件,既然條件不具足,怎麼可以寫論呢?!寫一部解釋經文的論典,跟寫博士論文,完全不一樣!寫論,不能用世間寫論文的做法,完全不可以。它需要具備三個條件才可以寫。所以,現在的人寫的著作,我其實不太認同。因為我看這些著作,往往這邊抄一下,那邊抄一下。事實上,沒必要抄嘛!本來就有的東西,何必抄呢?我們就把過去大成就者們寫下完美、有價值的論著拿出來讀,並解釋給學生聽,這樣子已經夠了,實在沒必要製造太多沒價值的東西,沒什麼意思。
你們有些人也許會想:「這些手抄稿,是不是論典?」不是喔!這些手抄稿,完全不是論典!我以前就一直提醒大家這一點。因為有人看這些手抄稿的時候,把它們跟《廣論》相提並論,用同樣的心情一字一字研讀,這不對啊!《廣論》跟手抄稿,天地的差別!《廣論》是多麼偉大的宗喀巴大師寫的,一字一句,涵意深刻,應懷珍貴慎重的態度來學習。至於手抄稿,並非字字硃磯,沒有那麼多深廣的內容,它只不過是協助大家理解宗大師的教法,就像一種參考、協助的角色而已,完全不能跟宗大師珍貴的《廣論》相提並論,根本沒得比!所以你們讀手抄稿時,不用像讀《廣論》一樣字字推敲斟酌,不用這樣子讀。這是我經常跟大家講的。所以,手抄稿根本不是論典喔!大家不要搞錯了。
以上,我們談到佛法是什麼、如何找老師,以及學習的時候,以經為主?還是以論為主?直接學經是不對的,應透過論典學習才對。
三、以「基道果」、「聞思修」的方式學習佛法
另一重點是,我們要知道,佛法的學習是一種「基道果」或「聞思修」的學習方式。光聞而不思不修,是一種錯誤的學習方式。
聞思修的學習方式,意指所聞的內容,應用於思,而思之所得,要用於修。因此,有了思,這個聞才稱得上有意義。換言之,聞是否有意義,端賴有沒有思。同理,思是否有意義,就看有沒有修。大家在學習佛法時,一定要有這種觀念喔!這十分重要。
《三轉法輪經》乃世尊開示的第一個法。其中,祂對四聖諦講了三次。意義何在?意思是「對四聖諦上,要聞要思,也要修。修,是很長的一條路,名曰道。道修得完整,圓滿的果才會出現。」如果聽聞四聖諦後,自以為已經學完了、學好了,就把它丟在一邊,不思也不修,這不可以喔!聽聞好了之後,應繼續將所聞的四聖諦拿來思;思做好了,要把所思的四聖諦拿來修,而且要修得完整,要證得它的果位。千萬不能做一個丟一個,《三轉法輪經》中四聖諦講三次的原因即在此。
學習任何佛法,都是如此。光聞不夠,還得思;光思不夠,還要修;而且,修要修得完整。這是修學佛法上一定要有的觀念與做法。心裡要認定這樣才是真正的學佛,學習佛法就要這樣子學。
不然,一開始錯,一輩子都錯。例如,有些人習慣聞,不愛思,一直聽聞聽聞,全不思考,那麼,一輩子都停留在聞的階段,一輩子都沒有思。或者,有聞也有思,但後面沒有修,那麼,一輩子沒有修,這個思也就沒什麼意義了。
因此,我們一開頭學習佛法的時候,就要建立正確的觀念,養成良好的習慣。佛法的學習,是「聞思修」、「基道果」的學習方式。這點,在一開始的時候,自己心裡要特別注意一下。這是學習上第三個重點。
四、從「四諦十二緣起」開始學佛的第一步
佛法的學習,應始於「四諦十二緣起」。世尊開示的第一個法,就是四聖諦,它是世尊教法的核心。因此,我們學習的次第也從這裡開始。
初學四聖諦,可從「共的」學起。所謂共的,即小乘與大乘佛教徒所共同承許的四諦十二緣起,從這裡,也可以了解小乘大乘整體佛法的樣貌。這是較為粗淺的四聖諦。
學習時,主要是廣大聽聞,深入思惟,之後試著修一修。我們可以試著體會四聖諦這些道理有沒有實際的作用。比如說,我們會不會快樂一些?當愛心與智慧成長時,能不能減少一些煩惱與痛苦?慈心悲心的增長,會不會產生一些奇妙的樂?…,這些都可以在自己身上試一試。如果聞思修能產生實質的助益,從這裡,我們會更有信心,相信將來真正生起證量時,能帶來不可思議的樂,內心完全沒有任何痛苦,心裡面這種不可思議的境界會出現。
之後,我們以同樣的方式學一下菩提心,以進入大乘之門,進入我們真正的修行之路。此時,即可正式學習道次第。所以說,學習共的四聖諦對於大乘菩提心和大悲心,也是有幫助。
也許有另外一種人,他們不滿足於共的四聖諦,對於道次第或菩提心沒什麼興趣,只是很想更深入學習四聖諦的道理。此時,可以跟空性的道理連接起來,即不共的四聖諦,此乃中觀應成派極深細的四諦道理。如此學習後,於四聖諦上生起殊勝的信心,而後才進入道次第。這樣也可以,不過,此屬利根的走法,這種人畢竟是少數。
因此,進入道次第之前,有以上二種走法。一般而言,第一種人比較多。世尊三轉法輪的引導方式,即是配合第一種人的根器:先從共的四聖諦起,之後再慢慢引導到大乘的法。
我們的學習地圖,也是針對第一種人而設計。至於第二種人,深入學習中觀應成的四聖諦的解釋,其相關內容,放在學習地圖主要課程「止觀」中的「觀」這一塊。因此,主要以聞思為主,再配合一點修,於地圖上的四聖諦這邊,直接學習主要課程中的攝類學、四部宗義,然後毗婆舍那等空性的道理。不過,比較利根的人才能這樣子學習。我個人是覺得第一種走法就可以,沒必要走第二種。
五、先概略掌握佛法全貌
對一位初學者而言,能先簡單概略地認識一下佛法的全貌,是蠻好的一件事。所以建議你們可以翻一翻《大藏經》。我不是說你們整部《大藏經》都要讀喔,沒有這個意思。
《乾隆大藏經》,共一百六十八鉅冊,收錄數千卷經論。佛經(即佛說,非菩薩語。)方面,內容包含了小乘、大乘以及密乘三大類。我們可從它的分類、次序和其中的意涵,概略了解佛法有哪些內容。這樣子,對於世尊開示的法,會有一個整體的視野,這樣一點點認識的話,比較好。因為明白整體輪廓後,我們不會排斥他人,也不會太偏執,總以為自己的最好,其餘都跟自己沒關係。有整體觀,就不會這樣想了。
例如,某人學的是小乘,若沒有整體觀,很容易覺得其他大乘密乘的法跟自己沒關係。事實上,並非如此。雖然學的是小乘,但心裡知道:「喔,學完小乘,我要學大乘,之後,還要學密乘。」心裡會有一種關聯的感覺,這就不一樣。畢竟大乘顯教才是最主要最主要的關鍵,前可連接小乘,後可連接密乘,是最重要的主體。如果沒有這種認識,好像什麼都跟自己沒關係,距離很遙遠的樣子。因此,《大藏經》中,關於佛說的經文,能概略了解一下,以便掌握佛教小乘、大乘、密乘整體的輪廓,幫助很大。
六、了解佛教與其他宗教之間的差異
對佛教與其他宗教之間的差異,能有所認識的話,也蠻好的。每一個宗教,無不勸人為善,要無貪無瞋無嫉…等,避免生起傷害眾生的心與行為,心不煩惱,就不會造惡業,大家都這樣說的,是吧?即使各宗教擁有不少相同的看法,然而,我們若能再分析一下佛教與其他宗教不同的獨特性的話,應該會對佛法產生更歡喜、殊勝的心情。我覺得這樣比較好。
例如,其他宗教並沒說要愛一切有情,連一隻小小的螞蟻也要愛心對待,除了佛教外,沒人這樣講吧?那麼,何以佛教主張生起這種愛心呢?原因是什麼?為什麼佛教主張必須去除我愛執、我執?…這些跟生起愛心上有何關聯?…。像這樣,分析一下,很有幫助。
我們先不談愛心的廣度,僅就愛心的深度來討論好了。例如,我愛這個人、愛這個眾生、愛全世界的人…,這樣一個愛心來說,除非心中沒有「我執」,愛才能達到最深。有我執的話,怎麼愛也深不到哪裡去。佛教主張,我執是錯誤的,根本不存在,這種空性的道理,才能讓愛變成徹底、深刻、強大。這種力量最強大的愛心,唯有在空性的理解下才生得起來。因此,又廣、又深、力量又強的愛心,似乎佛教裡面才有這些很深奧的道理。其他宗教,並未談論到。
同理,去除貪、瞋、嫉妒…等負面的情緒時,其他宗教多半說要忍耐,不斷告誡不可以貪、不可以生氣…等,這種做法,力量不夠啊!因為貪瞋嫉妒的來源是「薩迦耶見」,若不從根本上看破它,無法真正去除這個禍根。當我們透過空性的道理,明白薩迦耶見的想法根本是錯誤的、顛倒的想法,並從正面「補特伽羅無我」的道理去思考之下,薩迦耶見根本無法存在!薩迦耶見不存在,從之而生的貪瞋嫉妒愚癡這些煩惱,也無立足之地。所以,當我們把一切煩惱的根「薩迦耶見」拔除時,也就拔除掉一切的煩惱。這是佛教極為殊勝、獨特的特點。
像這樣,區分、比較一下佛教與其他宗教不同之處,我覺得在學習佛法上,有這種認知,會比較好。
總之,學習佛法的時候,對於外面的世界是什麼樣子要了解一下,而佛教本身又有什麼樣不同的層次,也要懂。
談到佛教裡不同的層次時,密乘這一塊,可以先不用碰。一如宗大師在《廣論》所說的,直接談小乘、大乘就好,密乘先不用談。確實是啊!所謂密乘,即有「秘密」的性質,當我們還不到這個位置,心裡沒什麼資格、條件,就貿然學習密乘,反而非常不好!因此,我們不用學或不必認識密乘,也是可以的。
總的來說,找到適當的老師之後,透過四諦十二緣起,先從小乘的佛教與大乘的佛教學習起,二者之間,有何差別?有何關聯?二者如何銜接?…這些先學習一下。
七、認識藏傳佛教歷史
最後,簡單認識一下藏傳佛教的歷史,也很有必要。佛教最初始於印度,佛滅千年後,印度的佛教逐漸没落,時至今日,印度境內,只剩浮屠佛塔遺跡供人膜拜,佛教徒幾乎已銷聲匿跡。而西藏,則在印度佛法最為興盛的時期,把完整圓滿的佛法傳入藏地,千百年來,代代傳承,無有間斷。今天我們這個地球上,能完整保留住佛教小乘、大乘、顯、密圓滿教法者,唯獨藏傳佛教。從世界文明的角度來看,藏傳佛教,可說是全世界最珍貴的文明寶藏。因此,這段歷史,有必要了解一下。
了解藏傳佛教的歷史後,再學習道次第,應該會深深感到這是學習佛法最正確、殊勝的一絛路。這種感覺會出來。
剛剛說佛法從印度傳到西藏,這個「傳」字,你們不可以把它當成是將經典由梵文翻譯成藏文這樣一件事。光是經典翻譯,不能叫「傳承」。例如,我們將《正理海》翻成中文了,就代表《正理海》這個法已經傳到台灣了嗎?不能這樣說啊!
所謂傳承,意指整個佛法的聞思修、學習系統、氣氛、環境、制度…,完全複製到那個地方,才能說「有傳到了」。因此,藏傳佛教,就是印度佛法最興盛的時期,把整個佛教小乘、大乘、顯、密完整的法,以及整套學習系統、聞思修的氣氛、環境、制度…等等,整個移植到西藏來。這個複製或移植的過程,不是一天二天,一個人二個人就能辦到的,而是成千上萬的人,一代又一代的努力,也許百年後終於出現一位大成就者,真實展現出整套教法的內涵與修行時,這移植的過程才算開花結果。所謂傳,是這樣傳的。也可以說,這樣的傳承,是真正可靠的、可以信賴的,它不是僅僅翻譯經論就能有的成果。
例如,將整套《大藏經》翻成韓文、日文、英文,就代表佛法已經完整傳到韓國、日本、美國了,不能這麼說啊!這不能叫做傳承。
佛法從印度傳入西藏,一代又一代,千百年來直到現在,傳承沒有中斷過。佛法在西藏的榮景,反映在如「西藏的那瀾陀」之稱。確實是名符其實。佛教的名稱與意義,已全然傳到了西藏。我們現在學習的佛法,就是這種傳承未曾中斷的藏傳佛教,極其珍貴、殊勝。
因此,了解這段歷史,對一位初學者來說,我認為是很有必要的。當然,我們不必費心研究歷史細節,只要概略認識一下即可,畢竟我們的重點是佛法,不是歷史。
20110924
|